从1957年到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间,境内发展生产,兴修水利,兴建钢铁厂、水泥厂等地方工业,修建田岗水库和20余座小型水库,对甘江河支流、淃河、三里河等河道进行治理,修建一些治山治水工程,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。在1966年开始的10年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这里同全国一样,陷入了混乱,但由于广大群众和干部的努力,工农业生产仍然取得进展,粮食生产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。1970年,国家定在这里兴建舞阳特厚钢板厂,按冶金工业部原直属的下放项目归口建设。由河南省成立平舞工程会战指挥部,负责全面领导,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等20多个单位负责设计,以四川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为主的全国23个省市的220多个单位协作承担设备制造,以冶金工业部第六冶金建设公司为主,二十井巷公司、河南省电建一处、武汉冶金地质勘探公司、交通部第一汽车运输总公司第五分公司、河南省民兵工程团等10多个专业施工单位负责建设。省革委和省军区从许昌地区抽调民兵7万多人参加会战。平舞工程兴建时,正处在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期,林彪、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,一度干扰和影响了工程建设。1975年8月,工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,石漫滩水库、田岗水库垮坝,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,工程建设也受到很大影响。1976年10月粉碎“四人帮”以后,建设速度加快。1977年12月,42米轧机无负荷联动试车。1978年9月,普板系统热轧一次成功。1979年9月,42米轧机投入试产,1981年开始正式生产,从此结束了国内不能生产特宽特厚钢板的历史。1982年国家批准舞钢续建,第一期一步建设安装国内当时最大的75吨电弧炉一座以及轧钢热处理配套工程。1986年6月进行无负荷联动试车。1991年12月,从奥地利引进的90吨超高功率电弧炉系统建成投产。1992年10月,国产90吨LF精炼炉建成。同年11月,国内第一套自行设计、制造、安装的300毫米×1900毫米大型板坯连铸机系统建成投产,同时对轧钢系统进行了完善、配套性技术改造。舞钢至此形成了电炉—精炼—连铸(或模铸)—轧制—热处理—精整这一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,具有年产电炉钢50万吨、钢板40万吨的生产能力。1994年至1997年,由于多种原因,舞钢公司连年亏损,经营困难。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,1997年9月8日,河北省邯郸钢铁公司兼并了舞钢公司。成为由邯钢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后,舞钢公司全面引入“模拟市场核算,实行成本否决”机制,当年实现扭亏为盈。安阳钢铁集团舞阳矿业公司,原名安阳钢铁公司舞阳铁矿,初为舞阳钢铁公司原料基地,1985年1月移交安钢管理并恢复建设。1986年河南省将舞阳铁矿列入复建项目,1987年底建成一期一步工程。1991年下半年开始建设一期二步工程,1993年建成投产,形成年产矿石80万吨、铁精矿248万吨的生产能力。八台赵案庄矿1996年4月复建。舞钢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。1972年3月,成立河南省平舞工区市政建设处,负责市政筹建工作。1973年11月,成立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舞阳工区办事处,划出舞阳县南部6个人民公社为其辖区。1977年9月30日,中共河南省委决定,撤销舞阳工区办事处。当年11月,建立平顶山市舞钢区。1979年10月划属许昌地区。1982年9月,复归平顶山市。1990年9月,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舞钢区,设立舞钢市。1990年11月22日,舞钢市召开撤区建市庆典大会。(市史志办)
历史文化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