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至19世紀(一說為16世紀[註 1])为了計算船的航行速度,水手們想出辦法,在一根長繩上打很多結(英語:knot)然後在船尾隨水流放下,通過計算一定時間内沖走的結的個數來計算船速。每個結的距離為47英尺3英寸(14.4018米)(百分之一海里),水手會用30秒的沙漏(現時因海里有國際標準而使用28秒)去計算移動速度,每一個結為「一節」。
海里是航海上的長度單位,每小時航行1海里的速度稱作1節。海里原指地球子午線上緯度1分的長度,由於地球略呈橢球體狀,因此在不同緯度的1分其實弧度略有差異。在赤道上1海里約為1,843米;在緯度45°約為1,852.2米,在兩極約為1,861.6米。1929年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,通過以1分的平均長度1,852米(或6,076.115英尺)作為1標準海里長度,目前已為國際上所採用。